聚焦“雙減”,提質增效——2021年泉州市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研究基地學校第二次工作研討活動在我校舉行
為進一步貫徹國家“雙減”政策,落實市學科基地校的引領輻射作用,增進校際間的教研合作與交流,12月24日,泉州市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研究基地學校第二次工作研討活動在我校舉行。泉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廖世平副所長,市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兼職教研員、福師大泉州附屬中學陳進火副校長,我校王貴斌校長、黃松林副校長、張敦樺副校長,泉州市“十四五”第一批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研究基地校教師代表及我校全體思政課教師共同參加活動。
雙減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如何提質增效?初中道德與法治議題式教學如何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這些問題擺在了每位道德與法治教師面前,也成為了本次教研的重要話題。
公開課展示
我校陳婉玲老師執教公開課《創新驅動發展》(復習課)。
陳婉玲老師從學生熟悉“太空課堂”導入,用2021年我國航天成就貫穿整節復習課,通過“考情分析”“知識建構”“時事競猜”“我當中考命題者”“我為科技強國作貢獻”等環節,層層遞進,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提升學生解題能力,提高復習課堂的實效性,通過一代代航天人一生為祖國航天事業奉獻的精神給予學生正確的價值引領,引導學生愛黨愛國,厚植家國情懷,樹立遠大理想,擔當時代使命。
陳老師循循善誘,能調動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所選素材既有創新色彩又有家國情懷,演繹了一堂生動自然、豐富多彩的道德與法治復習課。?
互動評課
泉州一中吳秋蘭老師對陳老師的公開課進行了精彩點評。她肯定了課堂上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視,認為這是一節以“三生”為主的高質量復習課堂,以生活為素材,理順整課教學邏輯結構;以生成為抓手,促進學生深度思考;以學生生成為目的,關注學生的價值引導。此外,吳老師也建議,復習課可以立足大單元的知識設計,進行嶄新情況下知識的遷移。
基地校授牌
本次研討活動由廖世平副所長主持,首先由王貴斌校長代表學校致辭,他向與會的專家及兄弟學校的老師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我校將為基地校建設及課題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并要求學校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組以課題為研究平臺和載體,在“雙減”背景下不斷總結好做法和成功經驗,大膽創新,開展特色鮮明、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思政課的魅力,爭創合格、有特色的學科基地校!
泉州市教科所廖世平副所長代表市教科所正式授予我?!叭菔械赖屡c法治學科教學研究基地學?!迸曝?。
課題開題論證
《思政課一體化視域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議題式教學實踐與探究 》課題組主持人余慧華老師做了開題報告。余老師從研究背景、研究價值、研究內容、研究思路、研究重點、預期成果、研究進度等七個方面進行開題論證。
張敦樺副校長做專家點評,對課題進行專業指導并提出改進意見。
專題講座
華大附中陳濱老師開設題為《中學政治教師開展課題研究的途徑與方法》的專題講座,陳老師主要從研究課題的必要性、一般程序、成果鑒定等方面進行經驗分享。
會議總結
廖世平副所長對本次基地校教學教研活動做最后總結。他首先要求基地校與全體思政課教師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加強研究,提升質量。其次,要聚焦課堂,真抓實干,通過課堂教學評價、作業設計研究,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真正做到“減負”不“減質”。第三,要善于總結,充分發揮基地校的示范引領輻射作用。
此次基地校教研活動,有效促進了基地校道德與法治教研組間的溝通交流,讓各教研組碰撞出了教科研的智慧火花,開啟了“雙減”背景下各基地校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提質增效的新征程!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